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小组赛完毕,我国男女队均摧枯拉朽般地获得成功晋级。可是观众觉得这一切过分正常,反而没有引起我们的留意。而最拉风的是59岁的奶奶级运动员倪夏莲。
卢森堡队队友与倪夏莲合影。摄影记者 刘海韵
倪夏莲是上世纪80年代的选手,从前和郭跃华协作拿过世乒赛混双冠军。
她现在的这一套直拍正胶、长胶倒板打法,听说是马金豹教练给她拟定的。马金豹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四川最顶尖的国手。倪夏莲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不太故意去介意最终竞赛的成果,我介意的是把我的技能打出来。
其实她这话傍边,包含着对她这一套打法系统的自傲。
在当今世界乒坛的专业队员傍边,除了澳大利亚的洪剑芳大妈也是这种打法之外,笔者还真的没有见过其他谁还用这种陈旧的,乃至有点像是出土文物般的打法。
倪夏莲这次最拉风的竞赛是对韩国队。韩国女队一直是乒坛强队,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都有夺得世界冠军的前史。尽管现在的阵型不是史上最强,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赛前不被看好的卢森堡队,却奇迹般地赢了韩国队,而倪夏莲奶奶独得两分,别离战胜了田志希和李时温。
现在笔者总结起来看,倪夏莲的成功归于两个原因。
榜首,自己一套共同的打法。
倪夏莲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只需把自己的打法打出来,就称心如意。
直拍倒板本来就很少见,她又是左手,让对手别扭之中又加了一层别扭。她一般用正胶那一面发球,立刻倒板换生长胶,回合球傍边,大都用长胶那面打,有时候会使用长胶旋转的改变,让对方回球质量下降,然后倒成正胶击打。
作为打长胶的长辈,倪夏莲对长胶的运用十分熟练:刮、拱、挫、切、撇,吸短、击打、小弧圈,都游刃有余,加上时不时的倒板到正胶,打出正胶特有的低弧线,高速度的球。
有人说,倪夏莲是进攻型的长胶打法,她用长胶那面的进攻也是十分凌厉的,手感超好,她的绝活是打出视点极大的进攻球,常常让对手力所不及。笔者从前看过倪夏莲打削球手,用长胶那面拉出来的小弧圈,十分有特征,削球手的旋转好像对她起不了多大效果,她的拍型和更多的人比较,比较立,以至于有些人觉得她的握拍有问题,可是打出来的球却稳中带凶。
倪夏莲得分手法傍边更多的仍是长胶旋转的改变,对方弧圈球拉过来,倪夏莲用长胶回曩昔的球,看似软绵绵的,其实十分转,并且弧圈球拉曩昔,她再回过来会越来越转。并且由于手型,球击打在拍子的部位,发力动作的细微改变,都会让曩昔的球的旋转不相同。笔者看见田志希、李时温便是由于对倪夏莲球旋转的把控不明晰而失掉了很多分。
第二,打法过分陈旧,平常没有这样的陪练。
我国队强壮的练习系统傍边,有专门用长胶的队员去进行针对性练习。可是其他大大都代表队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像倪夏莲这样出土文物相同的打法,很难找到相同打法的人去进行陪练。
许多人平常练就了各种功夫,可是对左手直拍倒板打法确实不熟悉,一上场特别简单发懵。
在业余球界,直拍长胶倒板打法的人大有人在,长胶大爷,长胶大妈,常常是各个球馆傍边的风云人物。听说从前打过专业队,乃至打过全国好成绩的退役队员,在业余球馆被那些长胶大爷虐得口吐鲜血。
其实长胶也好,倒板也好,只需摸到了它的规则,习惯其打法今后,仍是有手法可以治住的。就像倪夏莲从前在WTT联赛傍边赢了王艺迪,几天之后,王艺迪又轻松的赢了回来。
不管怎么说,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榜首阶段,奶奶级的倪夏莲确实是很拉风的队员,她的球在行内说,确实有点邪有点仙。
这也说明晰两个问题:榜首,乒乓球这项运动年纪不是最主要的要素。说马龙老了吗?和倪夏莲比较,他仍是少年!第二,任何一个打法,只需自成一体,所谓先进和落后,都是相对的。
乒乓球是圆的。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若峰(从前电影人,做过电视人,做过出书人,长时间媒体人,资深业余乒乓球迷)
责编 任志江 修改 包程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