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白格堰塞湖
发源于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结多乡的金沙江,穿行于川、藏、滇三省区之间,系川藏界河。2018年深秋时节,几番险情让川藏之交的金沙江水不再安静。
10月11日和11月3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境内先后两次产生山体滑坡,阻塞金沙江干流,构成堰塞湖,将金沙江切断,直接要挟着上下流数万大众的生命安全。但在各级党政军警民多方干部大众的共同努力下,终究打赢了这场触目惊心的抢险救援战。
榜首次险情:滑坡阻断金沙江 救援力气紧迫集结
“欠好了,金沙江水断了。”10月11日上午7点过,白玉县绒盖乡则巴村党支部书记多吉忽然接到相邻的生公村一位乡民的电话。生公村是绒盖乡间隔金沙江最近的村子。11日清晨,乡民发现原先奔涌的金沙江忽然没水了,赶忙打电话给村干部,但由于信号欠好,几回没打通,终究打到了多吉这儿。
几乎在一起,绒盖乡党委书记根忠翁姆也接到县里电话,“我其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根忠翁姆回想。
原本,10月11日上午7点10分,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境内产生山体滑坡,阻塞金沙江干流,构成堰塞湖。
灾情产生后,各级各部分敏捷呼应。11日上午,白玉县和甘孜州先后成立了应急抢险指挥部。正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和省水利厅派出的作业组赶赴白玉县。下午3点,堰塞湖蓄水量已挨近1亿立方米。四川省防指和西藏防指正式命名该堰塞湖为白格堰塞湖。下午4点30分,省防指发动Ⅳ级防汛应急呼应。与此一起,金沙江沿线各县、水电站、水库,各级水务、疆土、气候、测绘、消防等部分都榜首时刻呼应,短短1地利间内,省州县三级及各职能部分的应急救援力气敏捷集结起来。
前方作业组行走在干燥的江道里
11名突击队员冒险突击 发回现场榜首手音讯
11日上午8点,白玉县召开了榜首次应急抢险会议。会上决议了两件事。一是立刻派出一支突击队赶到堰塞体。二是核对人员伤亡状况,当即分散危险区域的大众。
会议完毕后,由白玉县县长阿央邓珠和县委副书记胥东带队的11人突击队就动身了。在地图上,从白玉县城到堰塞体的直线间隔只要20公里左右,但在崇山峻岭之中,想要顺畅抵达极端困难。搭车只能抵达间隔江边7.5公里左右的则巴村,剩余的旅程则满是布满灌木丛的陡坡峭壁。部队借用了当地乡民的摩托车,持续冒险跋涉。
上午10点过,突击队抵达生公村一个山坡上,看见了堰塞体。随后,突击队持续动身,下午5点过,突击队总算抵达了间隔坝体约200米远的当地,并在这儿用卫星电话向后方播报了信息后,便攀上了高约70米,宽约200米的堰塞体实地查勘,并再次向后方汇报了状况。
现场勘测发现,堰塞体坝体均匀约40米高、高度最高到达了约100米。“咱们没敢在上面多待,一方面天快黑了,另一方面咱们无法确认是否安全。”白玉县防灾减灾应急办理局局长铁塔说。
不久后,白玉县消防大队和县公安局的人员也抵达了现场。当晚,咱们在邻近找了个相对安全的当地,升起火堆,度过了榜首夜。
山体滑坡构成堆积很高的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坝体
堰塞湖天然泄流 险情得以免除
10月12日,国务院作业组抵达白玉县辅导抢险作业,并组成了前方联合指挥部。当日15时,国家减灾委、应急办理部发动了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呼应。
而就在2个小时15分钟后,一个令人欢喜的状况呈现,江水从金沙江堰塞湖坝体较低处构成一条小溪溢出,溢出水流速度约为30立方/秒。到10月13日上午8点30分,白格堰塞湖天然泄流流量超越5000立方米/秒,已大于金沙江上游来水量,当晚10点左右,白格堰塞湖完成“出入库平衡”。10月14日下午2点,四川防汛抗旱指挥部决议完毕10月11日16时30分发动的IV级和10月13日18时30分发动的III级防汛应急呼应。而此刻,包含白玉县县长阿央邓珠等在内的榜首批抵达堰塞体的抢险人员现已在野外据守了4天4夜。14日起,前哨人员连续开端撤离,但仍有不少人一向据守到10月17日。
车辆无法前行,白玉县民兵以及相关应急部队将救灾物资顺着小路背上现场
第2次险情:旧址再产生滑坡 全省应急愈加敏捷发动
11月3日下午5点40分左右,原“10.11”山体滑坡点再次产生滑坡,金沙江再次被阻断,并且这次的滑坡规划要比榜首次更大。
根忠翁姆和乡干部们当即行动起来,有了榜首次的经历,这次的紧迫分散作业愈加顺畅。到当晚8点,绒盖乡处于危险区域的则巴、生公、协塘、优巴4个村的150余户乡民就得以悉数分散。
一起,全省的应急呼应愈加敏捷的发动起来。11月4日,前哨应急处置组抵达新构成的白格堰塞湖。依据现场查勘和测算,以及水文状况,四川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梁军意识到,这次必需求施行人工干预了。
大型机具连续开往堰塞湖坝体,跋涉路上
决议施行人工干预 提早18小时打通生命通道
11月4日上午,由应急办理部牵头的部际联合作业组抵达四川。而专家内部也敏捷构成了一致定见,有必要当即对堰塞体施行人工干预。
应急办理部牵头组织四川、西藏两省区有关方面视频调度和专家谈判,先后提出了炸药炸、水炮冲、机器挖等多个人工干估计划。11月5日和6日,国、省专家组先后屡次前往堰塞体现场踏勘,现场研判会上,终究在6日上午确定经过“机器发掘”的人工干估计划。
前哨指挥部经过谈判后,决议从绒盖乡则巴村打通一条通往金沙江边的路途,再沿干枯的河槽向北抵达堰塞体的通道。
“有必要拓荒一条大型机械可以经过的路途。”前哨指挥部下了死指令,要求在11月9日之内有必要打通到坝体的路途,将机械送上去。
就在专家组紧迫谈判人工干估计划期间,从各地声援的大型机械就现已连续抵达集结。
11月5日下午3点左右,从下流叶巴滩水电站调来的水电五局的2台发掘机最早抵达白玉县城,没做逗留就当即向则巴村方向跋涉。
担任护卫这2台机械前往的白玉县当地人员,是县防灾减灾和应急办理局局长铁塔。下午3点半,运送发掘机的拖车抵达了绒盖乡俄巴村,抵达则巴村需求翻越则巴山,约24公里旅程。但这24公里却走得反常困难。
由于村路途太窄,拖车到俄巴村就走不了。怎么办?
咱们抓住时机,发掘机自行前往。但履带式的发掘机最高跋涉速度只要每小时3公里,并且高速行进时刻过长后,驱动轴承发烫极易损坏。铁塔当即组织了一辆皮卡车,来回运送凉水,每隔45分钟到1小时给发掘机淋水降温。
6日清晨,则巴山上突降暴雪,路面结冰湿滑,发掘机跋涉困难。“你把一边骑到排水沟里,慢慢走。”铁塔冒着风雪一向在前方给发掘机照明领路,一路上不知滑倒了多少次。
11月6日清晨5点40分,经过13个小时的困难行进,2台发掘机成功抵达则巴村,当即开端打通到江边7.5公里生命通道的施作业业。
7日,又有7台发掘机抵达则巴村。当天正午,路途拓荒作业开端全面推动。人轮班机器不歇息,经过半响一夜的的不间断施工,总算在8日早上8点过将通往江边的7.5公里通道打通。发掘机持续沿着相对平整的河槽向上,拓荒通往堰塞体坝顶的路途。8日下午2点28分,来自水电五局的挖机手赵明喜将榜首台发掘机成功开上坝顶,比估计时刻提早了18个小时。
白玉县公安干警紧迫转运大众物资
24小时连轴作业 人工导流槽泄洪成功
从发掘机抵达坝顶那一刻开端,发掘泄洪槽的作业就发动了。依照发掘计划决议先从3010米发掘到2955米。总共有12台发掘机(甘孜11台,西藏1台)、4台装载机在坝上作业,几十名机械手换班不换机,24小时连轴转。
11月10日上午,在累计开挖约2.4万立方米土石后,2955米高程导流槽根本贯穿。此刻水平面间隔泄洪槽还有几米的间隔。等候仍是持续挖?
再次谈判研判后,前哨指挥部决议持续发掘到2952米。“发掘作业也存在许多危险──发掘过程中或许遇到导流槽边坡垮塌;堰塞体就像定时炸弹随时或许溃坝;另一侧,山体滑坡地质原本不稳定,还有再次塌方的危险。”省应急办理厅副厅长毛德忠介绍,部际联合作业组为此拟定了安全计划,加强监测预警,动用了无人机、斗极卫星、边坡雷达以及人工跟踪等等。“有一次,山体产生小型滑坡,发掘人员依据预警信息敏捷撤离,安全之后又从头投入严重的发掘作业。”
12日清晨4点,是估计的过流时点。那一晚,现场所有人都没有睡。
“彷佛等候产房出产一般,等待、焦虑、严重都有。”毛德忠说,在着急的等候中,料想的过流作用并没到达。12日18时,经应急办理部派出无人机巡查发现,导流槽泄有3处漂浮物,如阻塞导流槽,将影响过流作用,要想再整理非常危险,也非常困难。省指挥部随即研究决议,确保安全前提下,做好派出先遣部队经过人工打捞的方法扫除阻挠泄洪妨碍的预备。此刻泄洪槽现已构成,堰塞体的积水在不断上涨,水压在不断增大,水流速度在不断加速,在这种状况下去做人工干预,危险非常大。
就在次日先遣部队集结完毕备战之时,泄洪槽总算到达了估计的水流量,漂浮物已被冲走,过流成功。12日18时,导流槽实测流量2.5立方米/秒;13日7时50分,过水断面实测流量63.1立方米/秒;14时,估算过流流量800立方米/秒,堰塞湖面开端下降;18时,泄流流量已到达3.1万立方米/秒。
13日下午,应急办理部通报,人工干预契合预期,断流超越200小时的金沙江上下流已贯穿,断流问题解决。11月14日23时,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正式完毕11月12日4时发动的II级、11日12时发动的III级和3日22时发动的IV级防汛应急呼应。
干部大众同心共抗险情 重建家乡决心满满
“可以获得终究的成功,还离不开广大藏区大众的积极主动参与。”甘孜州委相关担任人告知四川新闻网记者,在整个抢险救援过程中,最令人感动的便是当地的一般藏区大众们。
他告知记者,抢险期间,在绒盖乡俄巴村通往抢险一线的路途边,乡民们自发搭起帐子,备好干粮茶点,免费送给往复奔波的抢险人员。在从则巴村通往坝体的生命通道上,来自则巴和生公两村的上百名藏族乡民自发成立了摩托铁骑队,从11月3日开端直至抢险完毕,每天沿着高低的山路不间断往复运送抢险人员和物资。不少搭乘了摩托车的专家和抢险队员想要给车费,都被乡民们推了回去。
金沙江山体滑坡堰塞体坝体
“产生这么大的灾祸,党和政府榜首时刻赶来救援,咱们做这点作业不算什么。”参与铁骑队的39岁乡民巴登多吉说。
应急抢险作业告一段落,但后续作业却没有完毕。堰塞湖泄洪后奔涌而下的江水冲毁了下流多座桥梁,此前堰塞湖水位上涨和泄洪也导致白玉、得荣、巴塘等县多处房子、农田被毁,家畜被冲走。到11月13日,仅甘孜州白玉、得荣、巴塘等县在第2次白格堰塞湖险情中就搬运安顿18849人,重返家乡康复重建成为了下一步作业的要点。
11月17日下午3点,在漫天飞雪中,白玉县金沙乡八吉村安顿点,42岁的泽拥和同村的邻居们围坐在火堆边,她手中的纸杯里盛着县人民医院医师专门熬制的防备伤风的中药,村里的民兵们正安排着给火堆上架一个挡雨挡雪的棚子。尽管室外气温已迫临零度,但防风帐子里仍然温暖,安顿点供电供水等设备完备,还挂起了看电影用的投影幕布。
“有党和政府在,有村里的干部在,没什么好忧虑的。”乡民泽拥对重建家乡满怀决心。
八吉村村支书根秋尼玛的心里愈加坚决:“信任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咱们会把家乡重建好,会把未来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记者 梁鹏)
(图由白玉县委宣传部供给)
来历: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