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神十二航天员回家。俗话说,“上车饺子下车面”。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体系总设计师黄伟芬泄漏,在太空“吃播”了三个月的航天员们,落地后榜首顿最想吃的,是面条!
想吃面,那必须得尝一下山东的面条,老济南凉面,微山湖双椒鱼头面,临清十香面,宁津大柳面,蓬莱小面,潍坊鸡鸭和乐,台儿庄黄花牛肉面,烟台的福山大面……
打来的泉流放在一边,先要备下凉面的佐料,黄瓜丝,咸菜丁,麻汁儿,鸡蛋、肉丁……手擀的面条煮熟后,冒着热气端出屋,直接来到泉流边,通过泉流的冲击后,滚烫的热面条没入透凉的泉流里,敏捷拔凉,面条筋道,有嚼头,这便是老济南凉面。
微山湖的鱼做得别有滋味,因而在全国各大城市便有了微山湖鱼馆。双椒鱼头烩面的主料是鱼头,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配以可口面条,即食鱼肉之鲜美又可食汤汁之香辣,一箭双雕之功。鱼肉咸鲜,嫩滑,面条吸饱了汤汁的精华,口感筋道,香辣过瘾。
临清什香面,也叫“十香面”。由于蔬菜品种多,维生素含量较高,而深受广阔门客的喜爱。什香面不止做法考究,吃法也考究。吃“十香面”也相同考究次序,上菜时,小碗调味料、咸菜、炒菜先后上台,规整摆放于餐桌的边缘方位,构成一个圆。整盆面条、肉卤素卤摆放于桌面中心方位。放眼望去,满桌颜色丰厚,还未品味滋味,就先令人胃口大增。
大柳面产地在宁津县大柳镇,它以条长数尺,梳而不乱,缕分条析,软而有力著称,故又有“弓弦面条”“金丝缠碗”之美名。宁津大柳面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前史。大柳面细如粉丝,色如嫩柳,滑爽可口,软而有力。其调卤考究,养分丰厚,易于消化,夏日凉面、冬天温面,四季皆宜。
蓬莱传统名吃蓬莱小面就占有一席之地,前史传承长远。当地的老百姓一般称之为“摔面”,由于是用人工拉出来的,所以面条吃起来又细又有嚼劲。在浇上七分卤子,具有共同的风味。里边的卤子有蛋花葱末、黑木耳、姜末还有七八个的扇贝等等,扇贝的个头也比较大,面的重量也比较足够,由于卤子加得比较多,所以面条吃起来特别有滋味,给人一种滑溜溜的感觉,用力吸一口面条就顺势而上,十分舒畅。
鸡鸭和乐是潍坊三大名吃之一,将精制小麦面粉掺上淀粉,让面更爽滑,然后将面硬生生地从和乐床子的眼里挤出来,这样压出来的和乐便条细腻、溜滑、清新、筋道,口感咬头儿很好。和乐面的配料也与一般面条不同,除了老田鸡、鸭共煮的老汤,还有鸡鸭肉、旱肉、甜蒜、咸香椿、咸韭菜、辣椒油等,这样做出的和乐面柔韧有劲,肉香、汤醇,别有风味。
福山大面有鲜、香、柔、韧、广的根本特色。鲜,卤汁质料多选用当地主产的海鲜产品为主。香,无论是炸酱面、温卤面、大卤面、麻汁面、肉丝面、海鲜面,都考究烹饪的火候,卤汁求亮,炸酱求香;柔,和面考究先加盐,后加碱,揣面有度,醒面有时;韧,通过制造时的摔打、拉抻,下锅时的沸水烧煮,出锅时的凉水过抄,面条筋道有韧;广,是对食用而言。福山大面是大众化的经济小吃,工序繁而不难,人人喜食。
“郭城摔面”作为胶东当地小吃,其文明内在极为丰厚,在“面”食系列中是鹤立鸡群,具有共同的饮食文明和制造工艺。手艺制造、肉烂汤鲜、面质精密、便利便利,这是“郭城摔面”的主要特色。吃起来清淡、爽口、实惠、价廉,并且拉、抻、摔起来风情万象,令无论是品味的人或者是路过的人,均感到美妙无比,难以想象。把它视为面食艺术的造型扮演,实不为过。
日照有这样一种面食——涛雒羊肉面条,久负盛名,是日照的传统风味面食之一。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了涛雒羊肉面,甭再围着全国转。”弦外之音便是说好吃的都在身边,不必围着全国去找了。涛雒羊肉面具有共同的当地风味,面粉由人工石磨研成规范“七五”面,用手揉制,次数越多,弹力愈大。然后,用擀面杖手艺擀碾,擀至面皮薄如纸,用刀切成四棱形。烹调羊肉汤时,用原汤、原肉、加佐料进行重复泡制。食用时加香油、醋少量,并加香菜或韭黄借以调味,并衬青头。好的羊肉汤,明澈透底,汤肉清楚,幽香扑鼻。
面未上桌,已闻其香。跟着升腾的缕缕热气,扑鼻而来的是淡淡的黄花菜香气,牛肉通过精炒后又以佐料炖熟,浑厚的肉香令人垂涎欲滴。将一切食材放入温火炖煮15个小时的黄牛大骨高汤里,一切香气融于一体,一碗油而不腻、味感厚重、芳香扑鼻的黄花牛肉面就这样诞生了。
……
这么多好吃的面,随时欢迎航天英豪来山东大口吃面!
(大众网·海报新闻修改 赵曼 归纳收拾于网络)